水产用胆汁酸
- 龙昌水产应用胆汁酸——肝胆健康守护者:
1、减少应激、耐运输
2、帮助提高油脂、脂肪、脂溶性维生素、胆固醇的消化吸收
3、维护肝胰腺健康
水产饲料为什么要添加胆汁酸?
1.鱼类的消化道较短,排空速度快,脂肪还来不及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出体外;
2.饲料中蛋白、脂肪含量高,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,破坏肝脏功能,干扰生理生化代谢,引起脂肪肝的发生;
3.为促进水产动物快速生长,人为滥施各种抗生素、激素等,造成水产动物消化功能负担加剧,肠道和肝脏发病率大幅上升,引发水产动物病害频繁发生,特别是肝脏病变严重;
4.养殖密度大,水体环境恶劣,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高时,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,引起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;
5.水产饲料中往往添加较多的杂粕等原料,棉粕中的游离棉酚、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、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都会引起肝胆类疾病。
≥30%胆汁酸
◇ 减少应激、耐运输
◇ 促使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
◇ 帮助提高脂肪利用,降低成本8-15元
◇ 促进肝肠循环
普通水产
1.促进脂肪消化吸收,帮助水产动物对油脂,脂溶性维生素等的利用,降低饵料系数。
2.加速脂肪从肝脏输出,调控鱼类肝胆问题,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及修复肝损伤的作用。
3.帮助提高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,降低增强拉网和运输过程中的死亡,耐运输。
4.减少肝脂和腹脂的蓄积,改善体型。
虾蟹类
对于虾蟹类来说,胆汁酸是其维持正常生长的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,对于脱皮激素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。
1.促进脂肪消化吸收,帮助提高虾蟹对胆固醇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;
2.调节肠道内酸碱度,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;
3.增强肠道屏障功能,减少内毒素对肠道及肝胰脏的危害,维护虾蟹健康;
4.减低虾蟹对应激的敏感性,增强抗应激能力;
5.提高蜕皮频率,促进虾蟹生长。
特种水产
1.促进脂肪消化吸收,帮助提高特水动物对优质、脂溶性维生素等的利用;
2.调节肠道内酸碱度,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;
3.增强肠道屏障功能,减少内毒素对肠道及肝胆的危害,维护动物健康;
4.减少肝胆问题,对肝损伤,具有较好的抗肝损伤及修复肝损伤作用;
5.增强特种水产动物体色,改善体型。
1.胆汁酸具有两性性质,能降低脂肪分子的表面活性,将脂肪乳化成乳糜微粒,增加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,激活脂肪酶,提高脂肪的利用率。
2.胆汁酸作为信号分子,在体内调控脂质代谢。胆汁酸中的HCO3—可以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,提供各种消化酶作用的适宜pH值,使消化酶活性增强。
3.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(VLDL)的合成,加速脂肪由肝脏向脂肪组织的运输,降低脂肪在肝脏的沉积,达到控制肝胆问题的目的;
4.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,清除体内自由基,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,增强运输过程中的耐受能力,降低死亡率;
5.胆汁酸可与肠道内的内毒素结合或将内毒素分解,减少内毒素对肠道、肝脏及鱼体的危害。抑制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,维护肠道微生态环境。
外观: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状。
作用稳定,不添加有毒有害等违禁成分。
种类 | 推荐添加量(g/t) |
普通水产鱼类 | 200-400 |
虾蟹 | 600-800 |
特种水产动物 | 400-800 |
20kg/袋,密封,贮存于阴凉干燥处。
参考文献:
[1]向瑶.胆汁酸在鱼类养殖研究中的应用[J].农村实用技术,2021(02):84-85.
[2]胡田恩,王玲,张春晓,宋凯,李金宝.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牛蛙生长性能、体组成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[J].水生生物学报,2015,39(04):677-685.
[3]林仕梅,叶元土,罗莉.胆汁酸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的影响[J].广东饲料,2003(03):14-15.
[4]郭永丽,饶碧波,郭慧,马俊霞,王娉娉,赵会宏,刘丽.胆汁酸添加剂对草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[J].广东农业科学,2009(06):133-135.
采购:水产用胆汁酸
- *联系人:
- *手机:
- 公司名称:
- 邮箱:
- *采购意向:
-
*验证码: